如何解决在Word使用Adobe Acrobat转存PDF失败的问题?

2021-05-25 10:12:42.0

分類: 字体产品与应用

在使用Microsoft Word编辑文件时,为了让文件维持编辑时的排版样式,通常我们会采用将档案转成PDF的方式做保存。但是,从word透过Adobe Acrobat转存成PDF时,在存档是不是有遇过跳出错误的log讯息?该怎么解决?

会出现这样的log讯息,是因为Acrobat在转存PDF的过程中,找不到文件中使用的字型。我们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在word文件使用iFontCloud云端字型服务的情境来做说明,iFontCloud云端字型服务所使用到的字型,其存放位置并非一般认知的 C:windows/Fonts的目录中,其与过往将字型安装在系统上的行为不相同,因此造成Acrobat在转存PDF时出现找不到字型的情况。

 

我们以Acrobat有提供的方式,为大家解决这个转档问题,简易的操作2个步骤,使用word的Adobe Acrobat存成PDF就能成功啰!

1. 点选「打印」>「打印机内容」

2. 取消勾选「仅依赖系统资型;不使用文件字型」

 

取消勾选使用系统字型之后,word使用云端字型转PDF就不会出现错误讯息log。


字体产品与应用

字体风味轮

文鼎是一家字型厂商,近几年也陆续承接了许多字型配对的案件,主要都由英欧文字的需求开始,做中文、日文、韩文的字体搭配。以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眼睛看到的繁体中文,对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文字,但是,对于文字来说,透过笔画造型、字体结构等变量因子的设计,会产生许多不同风格的字体产品出来,茫茫字海中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使用者快速的找到所需使用的字体呢?|

喜欢喝咖啡或常逛咖啡馆的同好如果有注意到的话,应该会知道「咖啡风味轮(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它时常以海报的形式挂在咖啡馆中展示,如果没有看过,有机会的话多走几间咖啡馆,留意一下墙面的海报,就会发现啰!我们参考咖啡风味轮的概念,将其延伸到字体来,以汉字为出发点,从以字型应用的角度,试图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呈现出来,用图像形式设计出一个具有感性、具有情感的字体分类系统,让用户需要以感受来选字时,可以透过文字风味轮找到对应的字体,减少找字体、选字体的时间。

感受这种东西是一种主观性的认知,为了尽量找出符合大众想法的感受,在绘制字体风味轮之前,研究团队做了以下前期研究:

1. 研究咖啡风味轮期发展过程,是否有可借镜之处?

2. 以人为单位,不同的个体对字体造型是否有共通感受?

3. 字体造型是否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

4. 越来越多的跨语系字型Matching,风味轮/个性轮的定义,是否对此有帮助?及智能显示的应用?

 

我们认为感受性的事物会因为人、事、时、地、物等因素而有不同,因此我们也藉由公开的投票系统,让参与者参加文字风味轮分类的统计,让文字风味轮不仅是一个图像,而是能呼应外界的变化具有生命力的模型。

 

最后,整合我们所收集到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整合到字体的数据库,让每个字体都有自己的标签分类形成字体风味轮。

 

文鼎字体风味轮档案下载

 

字体产品与应用

如何呈现国字〇

在使用输入法输出中文字时,你的零是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呢?是写成国字「零」,还是「〇」、「O」、「○」、「0」或是写「0」?在windows作业系统的环境里,「零」、「O」或「0」使用任何输入法都可以打出来,但是「〇」用一般系统内建的输入法像是注音、新注音、仓颉是找不到的,如果您有额外安装的输入法,如自然输入法,键入零这个字,则可以透过选单找到「〇」。

上面举例的这些字符造型都长的很相近,每一个字符在Unicode字码的定义里都有一组数字来代表自己,这组数字一般通称为字码,这几个字码及其代表的意思分别如下:

零:U+96F6,中文汉字零。

0:U+FF10,全角数字零。

○:U+25CB,空心圆圈,几何图形。

〇:U+3007,空心圆圈,几何图形。

0:U+0030,数字零,属于基本拉丁字母。

O:U+004F,拉丁大写字母O,属于基本拉丁字母。

 

这些造型相似的字符在使用上会有怎样的差异,下图我们以微软正黑以及文鼎UD晶熙黑体、思源黑体做举例,在使用国字显示公元年时,我们可以看到使用 U+3007「〇」字符有最佳的排版效果,除了U+3007这个字符本身就是为了与国字一起使用外,以晶熙黑体为例,还会因应字体造型、字重做优化的设计。

如果在绘图软体,如Adobe illustrator里,我们可以透过「字符」工具面版来找到「U+3007,〇」这个字符,或者是用前面word输入的教学方式,在word中将「〇」呼叫出来,再复制到Adobe illustrator中做使用。

 

字体产品与应用

认识文鼎字体的命名

文鼎成立超过30年,回顾文鼎字库产品,主要投入在东亚的字体开发,包含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文这三个语言字体;另外,还有其他如泰文、阿拉伯文、印度文及西文字体。在这些语文当中,又随着各国信息处理发展演变及国际标准化规范的潮流,衍生出不同技术规格的产品,如我们熟悉的简体中文,在字集规格面,可分为GB2312、GB18030…等规格。因此,我们可以理出一个字体命名的大方向:先看语言、字集,再延伸其他字体属性。

 

 

 

技术规格面主要包含字符集(也常称为字集, Character set)、字体格式:

字符集以语言为基础,在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文有以下常用的规格:

繁体中文:Big5、Unicode 2.0、Unicode 3.0

简体中文:GB2312、GB18030

日文:JIS X 0208、JIS X 0213、A-J1-3

 

字体格式主要分为两大类:TrueType、OpenType,其中,TrueType又包含了TrueTypeCollections(TTC),这是一种允许将多个字体合并为一个字型档案的格式。TrueType格式的字型产品,在产品名称后面大多加上B5、 HK、U30字符集的缩写来传达产品语言的支持情况,但在OpenType格式的字体产品,我们以字符数量的多寡为基础,分为Std、Pro两个系列。

 

接着,我们就可以来细看一些字体名称上的代号概述:

表示语言/字符集

G30:简体中文GB18030字符集,如:文鼎UD晶熙黑体XG30 (若简体字集没有标示G30则为GB2312字集)

U30:繁体中文Unicode3.0字符集,如:(若繁体中文没有标示U30则为Big5字集) ,如:文鼎UD晶熙黑体U30

HK:字集中含有香港字符集,如:文鼎UD晶熙黑体HK

JP:日文JIS X0208字符集,如:AR UDJingXiHeiJP

KR:韩文_KSX1001字符集(HangulOnly) ,如:ARUDJingXiHeiE1KR

 

表示字型属性

C:长体(Condensed)字体设计,EM1000下的字体设计规格,提供C80、C90、C95等3种字宽变化,C80表示字面框的宽度为高度的80%,如文鼎方新书H7C80。

X:EM1000下的字体设计规格,字体字面宽缩小成95%的版本,形成长型字的字体感受,如:文鼎UD晶熙黑体XG30

E:E (加一码数字)产品中的西文符号为另一种造型的设计,以文鼎UD晶熙黑体为例,标准产品搭配 ARDori Sans造型的英欧文,而文鼎UD晶熙黑体E1搭配ARNewHebe Sans造型的英欧文

 

P(适用于TTC格式):

繁体中文、简体中文_字型中的常用全角符号为调和设计(Proportional),如:文鼎UD晶熙黑体PHK。若无标示P,则字型中的全角符号为定距设计(Fixed pitch),如文鼎UD晶熙黑体HK:

日文_除全角符号外,日文中的KANA符号也做调和设计(Proportional),如:ARマーカー体P。

 

F(适用于TTC格式):中文手写字体汉字字宽维持定距全角的宽度设计,如:文鼎DC香蕉人体F。

 

Display:标题用字,字型设计特征符合标题、大字的使用情境,如:文鼎书苑宋DisplayH16。

 

Text:内文用字,字型设计特征符合内文、长文排版的使用情境,如:文鼎书苑宋TextH32。

 

H16、H32、H46、H62:绝对值,字型设计规格,描述在EM1000的设计规格下,横笔的粗度为上述数值单位的呈现,如:文鼎书苑宋TextH32。

H7:比例值,字型设计规格,表示字型设计上,横向笔画的粗度为直向笔画粗度的70%,如文鼎方新书H7。

表示字重

HR: Hair 

TH: Thin

L / LT: Light 

M / MD: Medium 

D / DB: Demi Bold 

B / BD: Bold 

E/ EB: Extra Bold 

H / HV: Heavy 

EH: Extra Heavy 

DBL: Demi-Black 

BL: Black 

UBL: Ultra Black

 

表示产品设计分类

DC:DesignerCollection,为文鼎与外部设计师、书法家、插画家合作开发的字型产品,如:文鼎DC清圆体。

UD:UDFont (Universal Design Font)字型设计,就是延伸自Universal Design,设计精神包含:识别性、易读性、设计简洁,如:文鼎UD晶熙黑体。

 

表示可变式字体

Wl, Wr, Wu: 字重(weight)轴的极细段(light),中间段(regular),极粗段(ultra)

W: 字宽(width)轴

C: 对比(contrast)轴

G: 中宫(zhonggong)轴

H: 字高(height)轴

O: 光学尺寸视觉调整(optical size)轴(微字型, 标志用字浓淡度调整)

S: 样式(style)轴

 

多种字体名称代号的定义,代表着产品设计因应着外部变化的脚步,让字体产品辅助用户,为设计带来最佳的视觉效果。